科研咨政

咨政研究

当前位置:首页 - 科研咨政 - 咨政研究

深刻把握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

发布时间:2021-02-01作者:来源:分享到: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概括了我们党在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中,深化了对在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方面规律性认识。这些规律性认识,内涵丰富而深刻,揭示了应对风险挑战、做好经济工作的领导核心、价值取向、制度保障、科学方法、实践基础,是实践充分证明了的重要认识论和方法论。做好2021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工作,必须深刻把握“五个根本”的规律性认识,坚持按规律办事来应对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进而有效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


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的大台阶,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这一切成就的取得,最根本的在于党的坚强领导。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三大攻坚战取得决定性成就,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改革开放实现重要突破,民生得到有力保障,这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充分证明,在重大历史关头,重大考验面前,党中央的判断力、决策力、行动力具有决定性作用。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发挥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作用,推动经济持续恢复和高质量发展。坚持和完善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我国经济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提高领导干部专业化能力,努力成为领导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到经济工作各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固本之举,发挥好我们党强大的组织资源和组织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各项举措落地生根。

    

人民至上是作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


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经过8年持续奋斗,克服重重困难,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存在的绝对贫困问题历史性地得到解决。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严峻考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他指出,“战胜这次疫情,给我们力量和信心的是中国人民”。实践一再证明,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才能够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并依靠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越是情况复杂、任务繁重,我们越不能忘了人民这个根本。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要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聚人心、暖人心、得人心的扎实工作,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伟力。

   

 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障

   

 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具有显著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的制度,实践作出了最权威、最有说服力的证明。一方面,衡量一个国家的制度是否成功、是否优越,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其在重大风险挑战面前能不能号令四面、组织八方共同应对。在这次抗疫斗争中,我们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资源,凝聚起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全国迅速形成统一指挥、全面部署、立体防控的战略布局,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另一方面,制度和治理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这要求我们必须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加快完善各方面体制机制,健全各方面制度,促进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更好转化融合,善于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冲击。我们要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使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发挥出攻坚克难、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能量,把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危和机总是同生共存的,克服了危就是机。2020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战“疫”、战“贫”、战“洪”,努力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面对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的变化,党中央主动调整发展战略,创造性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一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不是被迫之举和权宜之计。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必须做好应对一系列新的风险挑战的准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了重大工作部署。做好2021年经济工作,必须围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来展开,尤其要在一些关键点上发力见效,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通过打通堵点、补齐短板,贯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提升国民经济体系整体效能。只要我们站位全局、立足实际,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因时因势施策,善于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只要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在抗击大风险中创造出大机遇,确保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

  

  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近年来,我国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科技创新取得了历史性、整体性、系统性的重大进步,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我国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科学技术解决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强创新这个第一动力。首先,要明确主攻方向。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在关键领域“卡脖子”的地方下功夫。其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政府职能,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为创新创造者营造良好环境、搞好相关服务。再次,要抓好科技创新主体。既要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推动科研力量优化配置和资源共享,更要用好生力军,发挥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只要我们秉持科学精神、把握科学规律、大力推动自主创新,就一定能够破除各种瓶颈制约,把国家发展建立在更加安全、更为可靠的基础之上,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大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来源:《学习时报》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