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理论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聚焦

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四大能力”

发布时间:2021-06-15作者:孟丽 倪良新来源:安徽日报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基层宣传思想工作的一大创新。安徽作为首批12个试点省之一,目前已建成中心(所、站)2万多个,实现了县乡村广布局、全覆盖,给广大城乡地区带来新气象新变化。建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并发挥其作用,要着眼并围绕动员能力、整合能力、引导能力、服务能力,抓建设,抓使用,使之真正成为学习传播科学理论的重要载体,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培养时代新人和弘扬时代新风的精神家园,开展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提升动员能力。动员能力是打通宣传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前提。要健全完善“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工作机制,形成县乡村三级贯通、中心所站三级联动的工作格局。一要深化理论武装。不断创新组织形式、传播手段、话语方式,讲深讲透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积极探索常态化宣讲与惠民服务、文化生活、情景体验、情感交流相结合的路径,推动形成“理论掌握群众、群众运用理论”的生动局面。如安徽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平台,以“举旗帜·送理论”为主抓手,招募培训专业宣讲员近万名、志愿宣讲员10万余名,进镇入村集中宣讲1.5万多场次,为100多万人送去思想理论大餐。二要加强政策宣讲。运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清楚党的政策同群众需要的密切关系,讲清楚国家发展进程中必须应对的挑战。三要强化指挥调度。以志愿服务为基本工作运行机制,破解群众工作“没人做、不愿做、不会做”的难题。如安徽招募培训文明实践志愿队伍2.7万支,200多万文明实践志愿者活跃在基层一线,发挥了“学习帮教、生产帮忙、困难帮扶”的积极作用。


        提升整合能力。整合能力是解决基层资源匮乏,化解资源闲置问题的重要手段。要树立“一盘棋”意识,将文明实践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与基层党建、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在资源增量上向基层倾斜,在资源统筹中形成合力。一要整合阵地。打破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农家书屋等阵地设施固有壁垒,整合功能,完善设施,加强管理,“一点多用”,方便群众参与。结合传统文化、乡土文化、当代文化,因地制宜打造一批有地方特色的阵地,如安徽省明光市利用闲置民房,将阵地建在庄上。二要整合力量。通过行政动员和社会参与两个途径,统筹整合行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公益人士等各方面力量,形成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强大合力。三要整合资源。衔接融媒体中心工作,促进互融互通、同频共振,逐步实现需求对接、数据共享、平台共用、功能叠加,发挥“1+1>2”的系统功效。


        提升引导能力。引导能力是增强基层党员群众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的重要支撑。要聚焦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一要加强思想引导。针对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思想问题,组织开展教育实践活动,让身边人说身边事,引导群众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如黄山区仙源镇探索的“板凳课堂”,把脉群众的思想“症结”和实践“疙瘩”,采取“你问我答,你事我帮”的方式,用“小故事”讲透“大道理”,从“小切口”展现“大主题”。二要加强价值引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传统文化、民俗、日常,结合抗疫抗洪等时代精神,筑牢共同理想信念。以移风易俗为着力点,树立乡风文明标杆,成为乡村治理依托。三要加强行为引导。加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法治宣传教育等。与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结合,采用文明积分兑换、礼遇关爱等道德奖励形式,激励群众积极参与实践。


        提升服务能力。服务是以真情温暖人心、以服务聚合民意的重要途径。要以为民服务、精准服务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在解决实际问题和解决思想问题的结合上求实效。一要坚持需求导向。拓宽与群众的联系渠道,紧贴个人实际,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强化动态管理、数据监测,对标提升、补足短板,让群众真得实惠。二要坚持实践导向。赋予群众“点单权”,让所有资源应上尽上,精准匹配群众需求。如我省推动建立了“五单工作法”,即“开门询单、中心制单、群众点单、志愿接单、社会评单”的闭环模式。三要坚持效果导向。加强培训交流、完善信息平台、做好嘉许奖励、提供经费保障,推动志愿服务提质增效。彰显学雷锋志愿服务的价值底色,分级分类制定服务菜单,精心设计聚人气、解民忧、暖民心的项目,把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引导群众守望相助,激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志愿服务注入持续不断的内生动力。


来源:《安徽日报》2020年9月22日07版   作者单位: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Wanhu

                         皖ICP备06012118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

访问量统计(您是本站第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