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

理论聚焦

当前位置:首页 - 理论研究 - 理论聚焦

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4-02-05作者:王道勇来源:《学习时报》分享到:

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关系是现代政党、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重大议题。从部分发达国家和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历程看,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的互动可能会出现三种不利景象:一是经济高速增长而民生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民众对发展无感;二是经济快速增长一段时期后陷入停滞,导致民生资源供给短缺;三是经济从高速增长期转向温和增长期后,民生供给仍然在高位运行,导致“福利病”的出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之间存在的这些悖论关系值得高度警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注意把握和处理好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就要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改善民生良性循环。

经济发展是民生改善和社会进步的基石。经济发展提供了改善民生最为重要的资源、资金和服务,离开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我们的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如果经济发展不能回应人民的期待,不能让人民有与经济增长相符合的实际收益和主观的获得感,那么这样的发展就会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等不同历史时期,我们党根据不同的经济发展状况,先后围绕解决温饱、基本小康、全面小康等民生改善目标,坚持不懈抓发展,不断扩大经济总量,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协调同步。

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民生是发展的起点和落脚点,民生改善通过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扩大消费需求、稳定就业状况、改善社会预期等,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重要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可以提供更大规模和更高质量的新就业群体和高素质人才队伍,使劳动者能够更快地接受新的生产系统,更好地适应在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岗位转变和技能匹配,从而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人力资本支撑。充分就业既是民生事业发展的目标,也是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晴雨表”,更是衡量宏观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局面,公平地分配劳动成果,有利于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能动性,有利于扩大内需和促进有效消费增长。社会保障为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而导致生活困难的群体提供相对稳定的生活保障,有效防范和化解各种社会风险,增强人民的安全感和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人口高质量发展能够有力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养老、托育和社区服务业等既是新兴的民生事业,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重要增长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人民至上,扎扎实实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民生事业发展规律,不断优化民生供给结构和质量,推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的生动图景。新时代新征程,要全面准确把握民生和发展相互牵动、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以同频共振为指向,在更高水平上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

一方面,要统筹需要和可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改善民生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尽力而为是底线,能够做到的民生实事绝不拖延;量力而行是方法,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能脱离发展阶段作出过高的承诺,让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受损,要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这表明改善民生关键在兜住、兜准、兜牢民生底线,各项民生政策要发挥好托底作用,要突出重点群体、重点地区、重点领域和重点制度,对特殊群体实现应保尽保,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一个也不能少。

另一方面,改善民生也要有发展的思维,要通过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积极培育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当前我国经济回升向好,但国内有效需求仍然不足,居民消费意愿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在具体民生制度上不断进行创新,助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要通过教育改革发展,培养更多的科学大师,造就更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要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确保高校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稳定。要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增强制度的统一性和规范性,以制度创新将依托平台经济的各种新就业群体逐步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充分发挥好社会保障的兜底作用。要适应少子化、老龄化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等新的人口结构特征,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要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围绕衣食住行、文教娱乐、医养康护等主题大力深挖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发展创新潜力,为老年人提供各类优质产品和服务,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让全体人民更加充分地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