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指出,“总结和运用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经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一原则。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何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立场问题是一个政党的根本问题,其关系到这个政党的性质与基本属性。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是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始终把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作为自己的使命任务。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始终做到初心不改,使命如磐,根本原因在于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不动摇,这确保了中国共产党永不变质、变色、变味。而改革是要有原则与立场的,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的鲜明特征,就是始终从人民利益出发来处理改革进程中的重大问题,以确保改革开放能赢得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实践中,仍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改革要从群众最期盼的事情做起,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改起,这也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品格。
人民群众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改革开放是14亿多中国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群众既是国家的主人,又是改革的主角,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人民广泛参与的深刻变革,人民群众才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主体。因此,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与首创精神。首先,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思路。改革开放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如何找到正确的破题方向,需要从人民群众中寻找改革的突破口、破题的发力点,人民群众中蕴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科学方法和思路。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项计划、政策规划只有充分倾听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形成共识,改革的各项举措才能契合人民群众的需求度、满意度。其次,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无限的创造力。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巨大的政治勇气,也需要一定的创造力,而人民群众中蕴涵着无限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往往会转化为推动历史变革的巨大力量。回顾改革开放的历程,若没有中国人民敢为人先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就不会有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以及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等实践。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一定会遇到很多未曾遇到过的挑战和难题,这就需要充分释放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为改革提供源源不断的力量源泉。正因如此,《决定》指出,要“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把社会期盼、群众智慧、专家意见、基层经验充分吸收到改革设计中来”。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为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义。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必须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举措。
要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改革一定会触动各方面利益,一定会打破体制和机制的束缚。只有从人民根本利益出发制定一系列改革举措,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才能够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护。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紧扣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使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改革带来的变化。同样,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必须把人民满意作为检验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切实做到老百姓关心什么、期盼什么,改革就要抓住什么、推进什么。《决定》回应人民呼声,将“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聚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聚焦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聚焦建设美丽中国、聚焦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聚焦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长期执政能力”这七个方面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着力点,提出的一系列改革举措,是发展所需,更是民心所向,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要把促进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以伟大的历史主动、巨大的政治勇气、强烈的责任担当,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敢于突进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等等,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时期”。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深水区,利益固化的藩篱、体制机制的束缚成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突破的难题,必须下大气力破解根深蒂固的难题,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就增进人民福祉来说,《决定》指出,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总之,切实通过改革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要把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改革不是为了满足一小部分人的愿望与要求,而是要让绝大多数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这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要通过一系列政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构建人人享有的分配格局。只有分配更公平,老百姓的钱袋子才能更鼓。对此,《决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全面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双向流动,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发展。要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来源:《安徽日报》8月14日11版
作者系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主任、二级教授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