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工作 - 教学动态

对标潮头谋发展

发布时间:2018-12-14作者:第43期中青班学员:苏健勇来源:分享到:

对标潮头谋发展

——第43期中青班赴沪异地教学纪实

初冬的上海,浦江潮涌,东海浩荡。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12月2日至6日,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第43期中青班学员赴中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龙头上海开展异地教学。胡忠明教育长带队,赵东艳老师全程指导,上海市中科技术进修学院作了精心安排。

按照胡忠明教育长在开班式上提出的“看、听、问、悟”四字要求,中青班学员们全身心投入教育培训各项活动,在瞻仰庄严的中共一大、二大会址中感悟和铭记革命先辈立党救国的崇高情怀,在聆听专家学者的精彩授课中领悟和把握现代科技、经济发展的前沿脉搏,在现场考察学习中切身领略大国重器、大国工程的厚重和风采。五天的上海之行,学员们进一步坚定了政治信念,开拓了眼界思维,增长了知识本领,积聚了更好推动五大发展美好安徽建设的干劲。

追溯初心,牢记使命,让担当前行的脚步更坚定

97年前,在上海市兴业路76号一幢石库门建筑内,13位中共代表擎划了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举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这里是党的“产床”,是红色中国的起点。一件件珍贵的文物,一幅幅穿越时空的图片,默默述说着历史的峥嵘,让学员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大家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重温回望党成立的初心使命,感悟守护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

在上海老成都北路7弄30号,1922年7月党的二大在此召开。在这里,我们党制定出第一部党章,第一次提出了民主革命的纲领,第一次提出了统一战线的思想,第一次比较完整地对工人、妇女和青少年运动提出了要求,第一次决定加入共产国际,第一次提出“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会址还集中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一大党纲、二大到十九大党章,从一个视角反映出我们党以及党领导的国家从幼年走向成熟、从革命转向建设、从封闭走向改革、从贫弱迈向富强的历程,生动体现了我们党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也昭示着我们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强大生命力。

党的一大、二大共同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任务,开启了我们党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是中国梦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一大会址时强调,要铭记党的奋斗历程,时刻不忘初心,担当党的崇高使命,矢志永远奋斗。我们追溯初心,牢记使命,就是要始终把准前进方向,用实干诠释信念和担当。我们坚定向前走,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我们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是要让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薪火相传!

创新突围,创新引领,让转型升级的赛跑更从容

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治理格局深度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各国争夺科技、产业、金融、能源等发展主动权的竞争日趋激烈。纵观大势,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改革创新已成为新时代中国最鲜明的特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

吴寿仁教授在专题辅导中关于上海建设科技创新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情况介绍,让同学们对上海抓创新工作敢于引领世界前沿的气度站位、务实清晰的战略谋划等,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深受启发和教益。在参观上海光源时,学员们置身这一国之重器、对世界科技研究前沿动态有了直观的了解,无不为祖国科技进步取得的成就感到深深的自豪。在考察上海依图网络科技公司中,大家与企业相关负责人就大数据管理、智能计算、智慧应用、产业链培育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关键要素。

通过多角度的系统教学,使学员们对当前科技发展趋势和创新驱动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对如何推动我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建设、加快创新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借鉴他山之石,我们要夯实创新能力这个前提,加快推进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稳态强磁场、聚变堆主机等重大科学设施建设,加强与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的合作,在若干领域抢占科技制高点;要打通科技成果向先进产业转化这个环节,积极捕捉承接前沿科技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强化专业化集成化孵化服务,打造高端产业发展的策源地;要突出产业功能平台建设这个枢纽,形成人才、科技、企业、要素、合作相融相促的整体竞争优势;要扭住市场配置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这个关键,以创新需要为导向,营造国际化、法治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环境,充分释放创新人才、创新主体的能动性、积极性。

开放合作,拥抱全球,让共赢发展的舞台更宽广

历史向世人宣示,开放是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当前世界经济增长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因素,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泛起,但开放融通的潮流滚滚向前,必将把一切沉渣羁绊冲入海底,中国义利并行、合作共赢的开放形象更加巍然屹立。

作为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中美关系对全球开放格局以及治理体系重构都有决定性意义的影响。复旦大学沈丁立教授就贸易争端和中美关系为学员们作了深入讲解,深刻分析了中美之间竞争、合作、对抗三重关系的复杂交融性,阐明了美国对华政策调整以及实施单边贸易制裁措施的利己实质和霸凌本质,分析了中央应对措施战略性与战术性协同、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的思路举措,让学员们进一步认清了形势,把握了准绳,坚定了信心。

洋山深水港位于杭州湾口外,是全球最大的智能集装箱港口,新建成的四期工程是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一条横跃海上、全长32.5公里的巨龙——东海大桥,将洋山港和浦东临港新城紧紧连接在一起。来到港区,同学们被直映眼帘的壮观所震撼,整齐排开的桥吊气势恢宏,堆积如山的集装箱、繁忙奔驰的集卡,无不显示着中国与世界经济的紧密联系。洋山港是联结中国与世界的一个枢纽,洋山港的建设、发展与壮大,正是中国与世界经济文化互利融通的产物和见证,如同周边的岩山,经受得住风浪的考验。

上海是长三角城市群、也是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龙头,对接上海是安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主攻方向。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思路是工作的灵魂,眼界决定发展的格局。中国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董锡健教授,为我们来自安徽的学员量身定制了“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安徽区域经济发展新机遇”的精彩一课。“推动区域经济发展,要有想法、有题材,要有第一时间的行动”“要会讲故事,善做别人‘莫名其妙’的事”“要接天线,取名分,占先机”……。董教授以其深厚的功底、广博的见识、战略的把握、精辟的语言,为学员们阐释了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特点及其蕴含的重大机遇,总结提炼了各地把握用好机遇的高水准策划理念、思路和成功案例,特别是在深入掌握安徽省情基础上,立足促进安徽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全面对接国家战略,从创新、产业、人才、区域合作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既具战略引领性又具实践操作性的高招,对进一步提升我省在全国区域发展格局中的地位具有重要鉴纳意义,同时也让学员们从发展规律趋势到前沿重点、从工作思想方法到落地策划都受到了高能级的点拨,对提升思维水平、专业水平、工作水平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面向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站在太平洋的岸边,面对地球仪进行思考”,安徽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俱乐部的一员,作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性省份,如何在国家主动对外开放、全面深度开放的潮流中进一步找准战略优势、实施战略举措,是提升开放水平、拓展发展空间的关键。借鉴上海经验,立足安徽实际,我们要着力打造体制机制无缝接轨的高地,全面优化对外开放的制度环境和管理机制,形成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新体制;着力打造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高地,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大旅游等领域培育发展制高点,整合产业生态圈;着力打造优势产能全球布局的高地,构筑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全球价值链竞争新优势;着力做好发展题材无中生有、有中生优的文章,用智慧和作为赢得主动、赢得发展、赢得未来。

  •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