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迈入小康社会、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原则,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脱贫重要论述的具体践行。当下,脱贫攻坚已然驶入了“深水区”,进入到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这“最后一公里”,对脱贫攻坚的意义而言,就是百米冲刺的那根终点线;从时间角度上讲,就是扶贫脱贫目标实现的最后阶段,也恰是扶贫脱贫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最后冲刺阶段;从空间角度上讲,就是尚未脱贫的老少边穷地区,特别是贫困的革命老区;从安徽角度上讲,就是至2017年底占有安徽贫困人口71%、尚有贫困人口85.31万的革命老区。可以说,打通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是扶贫“雨露”能否真正惠及革命老区的三寸之辖,不容有失。
安徽省委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脱贫重要论述,不断提高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政治站位,始终把大别山革命老区作为脱贫攻坚主战场,摆在要攻克的深度贫困地区的突出位置,出台相应政策,在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完善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对革命老区的支持力度,老区的面貌明显改善。2016年5月份以来,省委书记李锦斌先后8次到金寨县调研;2016年7月,我省出台了切实加强大别山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措施和意见;2018年11月16日,省委书记李锦斌强调,“把大别山等革命老区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首位重点”。这既是提高政治站位的根本要求和战略需求,也是基于历史与现实作出的正确判断后而发起的脱贫攻坚总攻冲锋号角,更是强化“两个维护”、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必然要求;是不忘初心使命、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应有之义,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的迫切需要。
思想引航,促进革命老区“想脱贫”
在未来两年时间里,革命老区完成脱贫“最后一公里”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最根本的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脱贫思想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引航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增强革命老区“想脱贫”的愿望。
进一步深化思想认识,强调扶贫是社会主义的 “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底线目标”;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越是进行脱贫攻坚战,越是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突出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严格落实党员目标管理责任制等制度,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政治站位,凝聚起脱贫攻坚的磅礴力量,把革命老区脱贫攻坚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鲜明主题,把脱贫攻坚作为最突出短板,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到治国理政重要位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统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更加强烈的政治担当、更加有力的推进举措、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坚决打赢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战。
重视发挥革命老区群众的主体作用,形成革命老区脱贫攻坚的行动自觉,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做到“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以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承和返贫复贫问题。引导贫困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的要求,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思想转变,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确保精准扶到真贫根子上、扶到自强自立大路上.
精神引路,促进革命老区“敢脱贫”
大别山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淬炼了光耀千秋的老区精神,蕴含着“理想坚定、事业必胜;严守纪律、永跟党走;不怕牺牲、甘于奉献;联系群众、生死与共;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精神,这种令人骄傲的红色印记已嬗变为血脉永续的红色基因,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新时代,应唤醒革命老区人民继续秉承老区优秀传统,充分发扬老区精神,立下愚公志、打好攻坚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人制宜,锁定“首位重点”,靶心不偏,集中攻坚,以创新思维、改革举措,灵活施策,精准施策到村、到户、到人、到项目,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让老区精神在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放射出更加灿烂的时代光芒。
路径引领,促进革命老区“会脱贫”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激发革命老区内生动力。为促进革命老区“能脱贫”“会脱贫”,就要以问题为导向,找准穷根子,激发革命老区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与能力,因地制宜地发展好适合老区特色产业作为当地自主“造血”的有效途径。问题导向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增强革命老区贫困人口摆脱贫困的动力、能力,方是脱贫的长久之计。虽然给予革命老区支持帮助十分必要,但扶贫不能包办代替,特别是在革命老区进入脱贫“最后一公里”阶段,更要坚持外部帮扶与自身动力相结合,依靠制度设计解决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把发挥革命老区群众的积极性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把摆脱思想贫困、意识贫困作为脱贫攻坚重大任务,实现“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要创新支持精准扶贫的可持续发展路径,通过引入市场机制有效配置扶贫资源,利用和发挥好金融扶贫优势,更多采用开发式、造血式、参与式扶贫方法,把内生动力与革命老区勤劳双手结合起来,动员贫困群众参与到帮扶项目的规划、实施、评估等环节,增强他们对帮扶项目的拥有感、实现效益的获得感和自我发展的荣誉感,破解脱贫瓶颈。
二是落实评估政策,注重顶层设计实施效果。从中央到地方,都已出台了很多扶贫脱贫政策,在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节点上,要注重老政策与新政策的有机对接。当下,首先应该对已有政策进行梳理并评估,检视政策的执行效度,对过时的政策应立即停止执行;对仍然有效的政策,应该重点督查贯彻落实情况,保证政策的权威性、执行力和可持续性;对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应该及时地对现有政策进行调整、完善,或者再出台新政策。建议重点放在建立“多条渠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项目整合机制和部门协作机制;健全、完善非公有经济、社会组织、公民个人积极参与的扶贫机制;健全、完善对口扶贫机制,有效防范因病因灾因学致贫、返贫;建立“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的投融资机制;产业扶贫模式;就业扶贫驿站模式;“1+N”选派干部帮扶机制;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及涉农扶贫资金整合机制等。
三是加强督查考核,促进扶贫责任作风建设。目前,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关键时刻,扶贫责任、作风建设更要过得硬、跟得上。针对脱贫攻坚作风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深查细摆,立行立改,层层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狠抓落实。在方式方法上,设定作战图、任务书、时间表,实现脱贫摘帽有序退出,既要防止不思进取、等靠要的拖延病,又要防止揠苗助长、图虚名的急躁症,更要防范搞成运动战;在帮扶措施上,创新多渠道多元化扶贫路径,聚焦最需要帮助和最易脱贫返贫的贫困群众,精准推进落实,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力量调配上,调配精兵强将,认真履行职责,集中围歼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在主体作用上,发挥好决策主体、资产主体、受益主体的作用,充分发动贫困人口参与进来,激发内生动力;在扶贫考评体系上,注重提高减贫、民生、生态方面指标的权重,统一尺度,从严从实,真考实评,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质检仪”“推进器”作用。
风险引控,促进革命老区“真脱贫”
打通革命老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意味着将逐渐进入“后扶贫”时代,又将面临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关系新风险,要注重风险引控,“稳固脱贫”成效,促进革命老区“真脱贫”“不返贫”。
一是谨防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三类风险。包括防范脱贫时间节点迫近带来的短期效应风险。因为2020年将是完成全面脱贫的最后期限,为完成任务会把资源过度集中到“短平快”项目上,造成可持续增收发展的“长周期”项目无人问津,因此,应谨防为早日“脱帽”、提前“撤离”而“抢跑”现象;防范脱贫主体产业快速扩张带来的能力不足的风险。产业扶贫是最可持续的扶贫模式,但要谨防经营主体过度扩张而自身能力有限而无法驾驭的风险及借产业扶贫之名实为套取扶贫资金的“丧德风险”;防范在脱贫方式和产业项目选择上过多替代贫困户自主决策而把“好事未做好”的风险。
二是注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衔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只有实现了农村地区的脱贫,才能助推乡村走向振兴。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前提,乡村振兴是实现脱贫攻坚的助推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是从产业发展、文化兴盛、基层组织党建等角度入手,解决好农村发展不充分、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脱贫攻坚不能为脱贫而脱贫,特别是在2020年脱贫目标实现后,既要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用制度政策和产业发展,将扶贫成果稳定化、长效化,真正完成从“输血”功能向“造血”功能转变,防止返贫,又要及时与乡村振兴统筹融合起来,形成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相互支撑、相互配合、有机衔接的良性发展格局。做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与“乡村振兴最先一公里”无缝对接,按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助力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奔小康,加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建设,让困难群众感受到温暖,体会到实效。
三是构建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后扶持”机制。正确认识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问题,明确我国2020年实现的脱贫目标只是从“绝对贫困”层面而定的,其实,“相对贫困”才是常态化。进入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的“后扶持”时代,一方面要“加快建立反映客观实际的贫困县、贫困户退出机制”,另一方面还要建立贫困动态评估机制,确保“不稳定脱贫就不彻底脱钩”,继续支持其稳定发展,真正实现可持续脱贫的目标。
来源:《江淮》,作者系省委党校(安徽行政学院)副校(院)长、教授、博士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