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必须要有高质量的营商环境做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要改善投资和市场环境,加快对外开放步伐,降低市场运行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实践证明,新常态下区域发展在分化,营商环境的好坏影响企业投资和地方发展。抓好营商环境的优化,对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一、世界银行评价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
营商环境,按照世界银行给出的定义,主要是指伴随企业活动整个过程包括从开办、运营到结束各环节的各种周围境况和条件的综合。具体而言,包括影响企业活动的社会要素、经济要素、政治要素和法律要素等方面。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效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依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2011年至今,世界银行评价项目为11个,分别为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不动产登记、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办理破产和劳动力市场监管,涵括了企业从生到灭过程中政府应为企业提供的主要服务项目。世界银行评估,2018年我国营商环境排名46位,首次进入世界前50。
二、中国评价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
我国开展营商环境评价,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内在要求,是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前沿对标的具体举措,是“以评促改”优化营商环境的前提。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国家发改委对国内外开展营商环境评价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研究,在保留和丰富国际同行关注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评价指标基础上,融入中国改革的时代要求和地方特色,增加了城市投资吸引力、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两个维度的指标。中国评价营商环境的指标体系从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三个维度构建了立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在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选取22个城市进行了试评价,下一步将在全国推开。通过评价营商环境,引导地方形成优化营商环境的良性竞争。
三、优化营商环境的思考
优化营商环境,需要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的法治化水平。优良营商环境需要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护航”。法治化的营商环境,一方面要有完备的制度,建立起透明、可执行的规则,另一方面建立高效的监管程序。同时经济体需要在“提供良好监管规则”和“保持企业活力”两个方面保持动态平衡。政府要保障不同所有制企业在资质许可、政府采购、科技项目、标准制定等方面的公平待遇,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二是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的国际化水平。中国作为世界大国,应主动承担起推进全球化的责任,以更加开放的胸襟与国际接轨,加强自贸区建设,扩大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一方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体系。主动对接国际惯例和通行规则,引入国际通用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支持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规则体系。另一方面,继续推进自贸区建设。在自贸区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将国民待遇延伸至投资发生和建立之前,吸引外国投资者在国内开办企业。在稳步发展现有自贸区的基础上,增加自贸区试点,利用自贸区优势,打破国际贸易壁垒,应对当前全球化危机。此外,构建国际化的政府运作制度。进一步理顺政府和市场关系,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三是持续提升营商环境的便利化水平。我国政府应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同时提高政务服务水平。衡量营商环境便利化主要体现在手续、时间及成本三个方面。各地应聚焦办理施工许可、开办企业、纳税、不动产登记等痛点、难点问题,精准制定系列政策措施。以精简环节、精简时间、精简费用、增加透明度为重点,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加快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创新服务方式,优化服务流程,努力为企业创造审批最少、流程最优、效率最高、服务最好、获得感最强的营商环境,切实强化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最大程度为企业松绑减负。
为确保改革措施落实到位,需要制定一系列保障措施。其一,各地应建立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小组和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抓落实,加强重点任务精准调度,强化部门协同,打好组合拳;其二,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各地建立领导服务企业制度和联系企业“直通车”制度,开展“一对一”企业服务;其三,依靠督查抓落实,建立全过程督查问责机制,定期开展优化营商环境行动计划落实情况专项督查;其四,依靠绩效考核抓落实,建立开放式评估评价机制,完善地方营商环境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强化跟踪评估和绩效考核。
作者单位:滁州市委党校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微信公众号
省委党校智慧校园APP
Copyright © 2011 中共安徽省委党校.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Minggao
皖ICP备06012118号-1 皖公网安备 34011102001196号
通讯地址:安徽省合肥市屯溪路301号 邮编:230022